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異位性皮膚炎

+新聞稿
根據統計,台灣有超過2百萬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其中以孩童和青少年佔大部份。典型症狀是皮膚乾燥併隨有嚴重的皮膚瘙癢及發紅情形。由於長期稍抓,會造成患者睡眠不足,精神不佳,導致上課無法專心,影響生活品質,相信家中有孩子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家長一定倍受煎熬。
29歲劉同學,出生不久即開始發病,每次皮膚狀況變嚴重時,劇烈的癢感及發紅的紅疹,真的很難忍受,除了會不停搔抓皮膚之外,甚至還會影響睡眠,皮膚也會抓出傷口,甚至於組織液滲出。從小就發作的疾病,讓劉先生無論在求學或是家庭生活,都受到很大的影響,而照顧劉同學的劉媽媽,一路走來,也有很多無法為人所知的辛苦。

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?
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異位性皮膚炎這三種疾病常常一起出現,因此患有這些疾病的人便是帶有「異位性體質」或俗稱過敏體質的人。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體質造成的疾病,病童會有長期身體搔癢的病史,同時身上也會有許多落屑的皮疹,這些皮疹往往在嬰幼兒期出現在臉上或身體的伸側,到了兒童期則會慢慢轉變成好發於脖子、手彎、腳彎等屈側處的皮疹。這些小孩也常同時有皮膚乾燥、黑眼圈、耳朵下方龜裂、掌紋增加、毛囊角化、色素沉著等情形,若有上述慢性搔癢病史、典型皮疹再加上有過敏體質家族史與上述其他特徵,很容易便可正確診斷。簡單來說,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疾病,通常好發在嬰兒期或兒童期,患者常常同時伴有個人或家族有過敏性鼻炎、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起因
目前認為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包括:基因突變或表現太低、免疫功能失調、周遭環境的影響、生化代謝上的異常與皮膚障壁功能的缺陷等等因素。近幾年醫學研究發現,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致病基因是絲聚蛋白 (filaggrin) 的突變,導致角質層功能缺損,皮膚的保濕度在出生時就下降,進而導致嬰兒皮膚乾燥與皮膚炎,之後再由於免疫失調與過敏原致敏化,導致長期反覆發生。因此,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特殊的遺傳體質,並不是一種傳染病,由於皮膚乾燥發炎的關係,這些小孩的皮膚常會不斷的脫屑,往往會造成家長或同學們的誤會,擔心皮屑會傳染此病,或是讓人誤以為這些小孩比較「髒」,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。異位性皮膚炎病灶的發生有「三部曲」:發癢→搔抓→濕疹,皮膚一旦出現濕疹便會引起更厲害的搔癢,如此形成惡性循環,「癢癢抓抓、抓抓癢癢、越抓越癢、越癢越抓」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原則
根據目前皮膚醫學界的共識,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以下三線治療原則 (見表一),所謂第一線治療原則是指對於一般的患者應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,如果第一線治療方式的效果不彰,再採用第二線療法,同理,第三線治療方法則建議留到最後再使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一治療原則會隨著醫學的進展與新藥物的發明而不斷修正。
表一、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原則
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線治療
  • 保濕劑—改善皮膚障壁功能、減少類固醇使用量
  • 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—間歇性使用
  • 抗組織胺藥物—止癢、改善睡眠品質、改善免疫體質
  • 治療性病患衛教
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二線治療
  • 局部塗抹Calcineurin抑制劑藥膏—tacrolimus, pimecrolimus
  • 短暫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
  • 紫外線光療
  • 局部塗抹、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藥物
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三線治療
  • 口服或注射免疫調節劑治療
  • 抗菌劑
  • 其他醫療方式
 
世界皮膚健康日
為了呵護每個寶貝的皮膚,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在今年的世界皮膚健康日活動中,特別呼籲國人一起關心異位性皮膚炎。定在2014年8月30日舉辦「異位性皮膚炎肌膚照護營」,邀請家中有0-6歲的寶貝及家長來參加,獲取正確的異位性皮膚炎相關資訊。
 而為了協助異位性病患正確就診,導引病患接受正確且專業的治療,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在今年邀集全國皮膚科專家,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及治療,共同制訂了『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』和衛教手冊,以期讓患者瞭解異位性皮膚炎,接受專業治療,有效的減輕病患在生活中因異位性皮膚炎而產生的困擾,讓每一位病患都能夠更無憂無慮、自在地享受生活。
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本著皮膚科醫師的專業,希望能夠藉由記者會來矯正民眾觀念,讓民眾對異位性皮膚炎有正確的認識,不要病急亂投醫。邀請您前來參加記者會。

文章來源:
http://www.derma.org.tw/index.php?sort_no=1390546649&sort_s_no=1408934696&id=140893495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